12月26日,在北京举办的中国文化传承人年会暨非遗保护与发展高峰论坛上,北京鑫通运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通了“非遗产品注册与传承保护平台”,开启了电子标签应用的新领域。 一直以来,电子标签在物流,工业生产领域使用比较多,大多工程项目集中于标签复用的领域。在销售环节的使用则相对较少,一来是因为标签成本相对较高,二来是没有一个相对成熟的物联网大数据平台。“非遗产品注册与传承保护平台”是北京鑫通运科的通用平台“物联网品牌保护平台”在非遗产品流通领域的实际应用。该物联网保护平台一举解决网上销售的电商以及线下零售的物品验真伪的问题,作为一个通用开放的平台,可以支持各种方式的接入:比如变量二维码、NFC、UHF等。只要按照统一编码规则、加密规则接入就可以全球识别全球定位。为生产企业和消费者提供了产品防伪保真与产品全生命周期信息追溯管理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该项技术一经展示,立即引起与会的非遗产业代表们的浓厚兴趣。业内人士表示,非遗作品被仿制假冒现象严重,使用该平台可以有效消除假冒非遗的伪劣产品。我国许多非遗传承人年老后继乏人,其中原因之一也是传承需要一定的市场经济基础,对正宗传承人作品的保护可极大促进作品销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