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论坛 RFID知识 English 中文
 
首 页 关于我们 RFID产品 IC智能产品 RFID行业案例 物联网新闻 招贤纳士 联系我们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物联网新闻 - 中国物联网
慢性病是影响中山居民健康和生命质量的主要疾病之一
发布日期:2014-7-8 浏览次数:849 次
随着中山市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三高”、糖尿病等不再是陌生的字眼。来自市慢性病防治中心初步统计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山312万常住人口里,因生活方式导致慢性病的,仅高血压人群就为11万,糖尿病人群为3万,这数据表明每28个中山人里,就有一个是高血压慢性病患者,发病率为3%,而35岁以上人群慢性病患病率也比10年前有了大幅提升。 
  日前,记者从市慢性病防治中心获悉,针对目前中山高血压、糖尿病的实际情况,该中心编写了《中山市高血压、糖尿病防治规划(2014-2020年)》(以下称《规划》),通过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创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以及实现全市卫生信息共享等,推进全市慢性病防控工作深入开展,目前该规划正在审批阶段。
  社区为居民建立电子健康档案
  记者从市慢性病防治中心了解到,从去年5月份开始,中山市慢性病防治中心与省公共卫生工作研究机构合作,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高血压、糖尿病防治项目调研,以了解目前两种慢性病的发病特点、影响因素,对人群危害情况及防治体系存在的问题。
  调查显示,中山的男性人群吸烟率较高,人群饮酒率较高、食盐摄入量较高及主动体育锻炼人群少等问题,而这些人正是具有“慢性病危险因素”的高危人群。此外,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上升,35岁以上人群上升更为明显。
  “慢性病是影响中山居民健康和生命质量的主要疾病之一,慢性病患病数量的不断增加反映出市民健康管理知识和主动性的缺乏。”市慢性病防治中心主任梁明霞说。
  梁明霞介绍,目前市内所有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有提供慢性病相关医疗服务,如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动态管理、慢性病患者及其高危病人的随访管理、慢性病自我管理、一般人群慢性病健康教育、35岁以上首诊测压、健康体检等,而这些工作都被作为推进全市慢性病防控的重点工作收录到《规划》当中。
  近日在石岐区内的各个社区卫生站门口,市民都可以见到一条写着“石岐区居民免费体检点”的横幅。石岐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何兆慰介绍,免费体检是开展居民电子健康管理的第一步,体检结果将被建成档案,录入电脑系统,方便医生对居民的疾病进行跟踪和管理。
  “如果是有高血压、糖尿病这些慢性病的,我们会进行慢性病的指导,系统会打印出一份指导,需要怎么注意、怎么预防里面都有列明。我们对档案会进行随访,有慢性病的最少一个季度随访一次,比较健康的,就半年随访一次。”何兆慰表示。
  建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就诊“一卡通”
  尽管目前中山正有序地推进慢性病防控工作,但梁明霞坦言,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遇到最大的瓶颈是,目前中山还难以实现全市卫生信息共享,居民的电子健康档案仅能在其所在区镇的两级医疗卫生机构互通。
  今年66岁的孙沛光老人是火炬开发区沙边社区居民,他是一名糖尿病患者。早段时间,孙老伯在社区为居民提供的免费体检中,验出胃部出现问题,随后到市人民医院检查确诊为胃肿瘤。由于目前中山市内不同区镇之间没有建立共享电子健康档案平台,因此孙老伯的糖尿病病史以及用药情况只能向医生口述。
  “通过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无论哪个机构的医生都可实时了解和掌握居民的健康信息状况、健康问题动态变化等,有针对性地提供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医疗和康复等服务。尤其对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的管理,信息化模式使管理更加规范,使老年人随访、高血压分层评估和分级管理、糖尿病分级随访等更加智能化。”梁明霞表示。
  而在规划中,建立高血压、糖尿病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居民电子档案信息化共享也成为重点工作。据了解,中山将建立全市高血压、糖尿病信息共享系统,实现慢性病健康管理信息互联互通,多方共享,使本市医疗卫生机构达到患者双向流动,逐步提高中山慢性病监测能力和管理效率。
  今后,随着卫生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化,利用区域卫生信息共享系统建设,将实现市内各医疗卫生单位之间的医疗资源共享,各医疗卫生单位之间的医疗就诊、预防保健、档案调阅使用“一卡通”,最终实现与市级医院互联互通。
版权所有:南京陆加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电话:025-84858400 传真:025-84858400 苏ICP备13005164号 苏公网安备 32010402000777号 南京网站建设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