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众对食品安全担忧以及对可追溯系统期待的背景下,欧盟国家陆续进行了一系列有关产品电子代码(EPC)在动物耳标上的测试应用,并发布了针对GS1 UHF EPC标签数据标准在动物电子标识中应用的指导书。欧盟、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日本等40多个国家已采用基于RFID的EPC电子标签进行牲畜身份识别追溯管理。本文对丹麦、爱尔兰这两个国家使用动物电子耳标的案例进行分析,着重关注耳标中使用的EPC编码。 肉食品追溯目前已经成为全球热议的话题,欧盟发布了诸多严格加强动物饲养的法律规定,要求饲养者必须加强和优化动物饲养各环节的管理。依靠耳标实现对单个动物的标识和自动数据采集被普遍认为是实现这一目的最基本的手段。 基于RFID技术的电子动物标签已不是新生概念,正快速发展成为提高饲养场所运营效率、有效监控动物饲养和提升食品供应链透明度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欧盟陆续发布了若干有关动物耳标的法规和应用指导,见表1。但这些文件主要关注低频标签(LF)的应用。虽然低频标签具有抗水性好的特性,但同时也有几个显著缺点,如成本高于超高频(UHF)标签,也不如后者的识读距离远(对于野外大规模放牧尤为影响),多标签冲突环境下识读率低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