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论坛 RFID知识 English 中文
 
首 页 关于我们 RFID产品 IC智能产品 RFID行业案例 物联网新闻 招贤纳士 联系我们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物联网新闻 - 媒体转载
2012年移动支付悄然兴起
发布日期:2013-9-23 浏览次数:710 次
1985年我国第一张银行卡的问世,以往古老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传统方式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1998年我国第一笔Internet网上支付得以实现,招商银行率先推出了网上银行业务,标志着我国金融业正式迈向信息化、国际化;
  
  2000年互联网的普及催生了电子商务网络银行及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出现,开创了网上交易的时代。
  
  2012年移动支付悄然兴起,从此金融服务业步入了更加安全简单快捷的领域,移动支付也成为金融领域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
  
  拥有沃土和肥料 不爆发?
  
  近年来,随着移动支付国家标准的出台,企业纷纷进驻产业链,我国移动支付产业必将迎来新的机遇。业内人士认为,虽然目前移动支付还处于初级推广阶段,但不难预见,未来2-3年就将迎来黄金爆发期。
  
  据艾瑞咨询发布的报告显示:2012年中国移动支付用户数达4546.5万人,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1511.4亿元。数值已经超过了PC支付,临近产业爆发期。预计2016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将突破万亿交易规模。
  
  移动支付在最近几年迅猛发展,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和历史原因的,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陈骥先生在接受物联中国记者采访时表示:移动终端和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是移动支付迅速发展的重要前提。移动支付市场的快速的增加首先是移动电子商务的大力发展的结果,移动电子商务的出现带动了闪购市场,人们可以透过手机完成商品和服务的购买,这个市场是非常庞大的;其次,支付通道的出现也是移动支付大发展的重要因素,特别是第三方支付牌照发放以后,许多企业都进入到了这个领域中来。第三个重要的原因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老百姓持有的智能手机越来越多,认知和使用程度也越来越大,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下移动支付就有了生长的沃土和肥料,迅猛的发展也就不足为怪了。

  
  产业大潮来袭 谁受益?
  
  移动支付产业的大浪潮来袭,对于我国经济来说将会是一个大的推动力。在这巨大的数字和产业规模前,谁将是受益者?
  
  陈骥先生分析认为:第一个受益的必然是消费者,也就是普通老百姓。他们可以更便捷、低廉、安全的接受移动支付提供的服务。现在较流行的网上支付,它的成本还不到传统支付的一半,还有一些其他的便民服务,比如手机充值,既不需要到营业厅去缴费,也不需要在电脑上通过类似的相关软件去收费,大大增加了使用者的方便性,同时也免去了ATM机和银行柜台排队的时间成本。
  
  第二个受益者,是商家。过去在移动支付领域当中,特别是移动终端的刷卡的支付中,线下的商户在办理pos机的时候,要求很严格,中小微商户、移动商户根本没有资质申请POS机,现在这些人完全可以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甚至云平台获得便捷的支付的工具。数据显示,中国有6000万的中小企业小微商户,到目前为止,只有830万的商户使用POS机,普及率不及发达国家的四分之一。剩下的将近5000万的中小企业和小微商户,他们迫切的需要移动支付和移动收单,移动支付的服务满足了中小企业和小微商户的需求,也增加他们的收入,同时还能防范假币的流通,减少纸币的基本成本等等。
  
  第三个受益者则是从事移动支付的相关企业。移动支付的类型根据支付的特色可分为三种,一种是以支付宝和财付通为代表的账户支付,属于无卡;另一种以银联为代表的综合支付;第三种是以大印和拉卡拉等为代表的针对行业和商户以及个人使用的服务,很多企业会做行业定制,无论是传统的银联,还是线上支付,它们都分别会满足不同类型的商户、用户和个人的需求,在提供服务的时候,它们也获取了移动支付和移动金融的一些收益,最重要的是,它们为这些企业、个人商户、消费者服务会获得大量的数据,这些商户的数据将会帮助企业做好精准营销,产生更多的商业模式,大数据的商业价值也正在于此。
  
  生物识别成趋势 需突破?
  
  最后,谈到移动支付的现状,陈骥先生认为,移动支付产业现阶段仍需要一些突破,现在的移动支付还处于“有卡刷卡”的模式,而移动支付的趋势则是指纹、面部识别支付、虹膜支付等。虽然人脸支付技术已经得到了突破,但是还需要普及和推广。移动支付当中的有卡无卡的最终方向是实现人和机器之间的互动。在这个产业当中,会是非常前沿的,可以说指纹和人脸识别,将会是移动支付的一个未来发展趋势。
  
  陈骥先生在采访中还特意提到,移动支付向生物识别过渡过程中,可穿戴式设备不容忽视。他表示,可穿戴式设备未来也会实现这种功能,就像RFID智能手表,我们可以通过它直接过地铁站。未来,无论手机支付还是穿戴式设备支付,或是指纹支付、人脸支付,甚至是虹膜支付,都将会不断扩张、扩充到我们支付的环境和范围中来,让我们的支付变的无处不在,只有这样才能让我国的商业和服务业步入新的台阶。
  
  移动支付无疑已经成为2013年智能手机的一大主流,在对现阶段和未来的移动支付产业布局的大方向来说,陈骥先生分析认为,移动支付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对于银行来说,移动支付是一个必要的进化过程,可以发展成为其具有吸引力和前瞻性的服务。这是需要传统金融产业放下固有的方式,大企业坐享其成,竞争意识比较薄弱,垄断性强,移动支付会促使他们改变思路,改善服务水平的手段,更多的开发出适合市场和老百姓所需要的金融产品。
  
  总结:
  
  作为移动互联网、移动电子商务的重要应用之一,移动支付不仅改变了传统支付手段,也正深刻地在改变着公众的消费模式。随着移动支付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一大批国内优秀的移动支付品牌迅速崛起,逐渐成为移动支付行业中的翘楚,2013年我国移动支付业务将步入标准化、集约化快速发展时期,产业合作进一步加强,并在业务的应用中积极探索有效运营模式,完善产品方案,开拓市场,发展客户,市场前景光明。
  
  人物简介:
  
  陈骥 资深物联网产业专家,北京电视台物联网产业观察员。他带领团队成功开发出的物联网产业o2o服务模式受到国家工信部科技部跟各级部委领导的首肯与褒奖。编写国内第一部物联网产业创新应用专著《物联网狂想曲》。
  
  现任: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副理事长
  
  中国物联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总裁
  
  中国低碳产品信息化推进委员会 副秘书长rdstg dg
版权所有:南京陆加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电话:025-84858400 传真:025-84858400 苏ICP备13005164号 苏公网安备 32010402000777号 南京网站建设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